智库|成都市古镇古村落调查及保护策略研究

2023-09-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古镇古村落是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及传统村落的总称,是城乡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美丽乡愁的重要载体,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理念和智慧。保护好古镇古村落,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古镇古村落保护工作的决策部署和市领导有关批示要求,系统掌握全市古镇古村落保护现状,挖掘梳理有保护价值的潜在保护对象,我院承担了《成都市古镇古村落调查及保护策略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


港澳宝典正版资料库6


报告编制工作历时半年,行车总里程约3000公里,拍摄照片3500余张,与地方政府及工作人员电话访谈、座谈50余次,全面梳理了全市103个古镇古村落的现状保护与规划编审情况,系统开展了全市未纳入保护体系的80个镇、1200余个村(涉农社区)历史文化资源的普查摸底工作。


港澳宝典正版资料库6港澳宝典正版资料库6

港澳宝典正版资料库6港澳宝典正版资料库6


评估自查,掌握现有保护工作详情

 

对现有古镇古村落保护规划的编制、审批情况以及所在镇村行政区划调整情况等进行全面梳理,总结梳理出部分镇村保护规划应编未编、编而未批等典型问题。

 

全面普查,摸清镇村文化资源底数

 

采用地方政府推荐、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全市16个区(市)县、80个建制镇,1262个行政村(涉农社区)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普查,详细了解镇村历史文化资源详情。港澳宝典正版资料库6


拟定标准,挖掘推荐潜在保护对象

 

在总结归纳我市未纳入保护体系的镇村历史文化资源类型、年代、空间分布等特征的基础上,按照客观性、公平性、可操作性、应保尽保的原则,对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选办法》,从原貌保存度、现状规模、价值特色三个方面拟定成都市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定低入标准,并据此筛选出双流区彭镇镇、简阳市涌泉镇、新津区永商镇邓公社区、双流区黄龙溪镇响水村等13个价值突出、特色鲜明的潜在保护对象。


港澳宝典正版资料库6港澳宝典正版资料库6

未列级保护镇村历史文化资源类型(左)和年代(右)特征图


谋划对策,化解镇村保护发展困境

 

针对既有古镇古村落及未评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的镇村面临的问题,从健全保护制度、完善法律体系、拓展保护体系、加强资金投入、细化技术标准、强化规划支撑、搭建智库平台等7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为镇村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活化利用及地方文脉的保护传承奠定基础。 


港澳宝典正版资料库6

港澳宝典正版资料库6

港澳宝典正版资料库6

港澳宝典正版资料库6

港澳宝典正版资料库6

港澳宝典正版资料库6

古村古镇现状


港澳宝典正版资料库6


理念创新——准确把握保护传承体系基本内涵,初步构建成都市三层四级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


保护对象上:以历史文化价值为导向,按照真实性、完整性的保护要求,在调查分析成都市历史文化镇村三层三级保护体系的基础上,重点对全市未纳入保护名录的镇村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系统调研摸排、建档立库、评估认定,做到应保尽保;同时,系统梳理出全市未达到名镇名村申报标准、但有一定保护价值的镇村名单,构建成都市历史文化镇村三层四级保护体系,进一步丰富完善了成都市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内涵,推动成都市古镇古村落工作在全省范围内走在前列、当好示范。

 

文化内涵上:在《成都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提出的水文化、古蜀文化、三国文化、传统工商业文化、诗歌文化、革命文化等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十二类文化类别的基础上,以成都市的历史文脉为依据,本着应保尽保预保护的思想,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三线建设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的新兴文化纳入古镇古村落的保护内容。


技术创新——构建一套面向未列级保护但有保护价值镇村,体现成都地域特色的镇村遴选评定标准体系


以古镇古村落的资源禀赋为基础,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选办法》及《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价指标体系》为依据,综合分析成都市古镇古村历史文化资源类型特征、时空分布特征以及镇村与留存历史文化资源的空间关系,遵循客观性、公平性、可操作性、应保尽保四大原则,针对尚未列级但具有一定价值的古镇古村落,从原貌保存度、现状规模、价值特色三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与低入认定标准,并对调查村镇进行整体评价认定,为成都事后申报各类保护名录、指导村镇保护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支撑。


方法创新——总结归纳出一套理论结合实际的镇村筛选方法


作为全省第一个面向市域层面古镇古村落的调查研究工作,本次调查是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前期研究筛选出重点调查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方志舆图、既有研究成果、申报文件,以及对卫星图片中镇村肌理判读等方法,提出初选名单;其次,通过成都市住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函的方式,由各区(市)县推荐具有保护价值的镇村名单;第三,项目组根据全市镇村历史文化资源调查表对镇村进行评价打分,并与初选名单进行对比,进一步筛选出镇村名单;第四,根据地方推荐名单和打分评价结果名单,进行现场实地调研踏勘,了解镇村保护情况及其价值特色,并根据评定标准提出古镇古村落预保护名单;第五,在调查过程中,很多镇村与前期研究不符,或临时发现保存较好的镇村,根据实际情况筛选出有保护价值的镇村名单,并将其纳入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