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工程韧性防灾专业委员会“建筑结构减隔震”专项交流会在CDAD成功举办。集团副总经理徐军、院总工程师陈彬、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工程韧性防灾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戴靠山、副主任委员张世明、同济大学研究员翁大根、四川省振控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伍原及CDAD结构专业设计人员参加活动。
主题分享
四川省是我国地震较多发的地区,作为抗震大省,应积极开展工程韧性防灾技术交流,普及抗震防灾知识,提高建设工程抗震防灾能力,降低地震灾害风险,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推动全省抗震防灾事业发展。
戴靠山
四川大学教授、博导
《建筑结构减震设计及隔震设计》
从工程结构减隔震、工程结构防灾监测及碳中和三个方面详细阐述建筑结构减震设计及隔震设计的要点。
翁大根(远程连线)
同济大学研究员
《减震结构与抗震结构的性能差异》
通过远程连线的方式,分享减震结构消阻器的计算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最优隔震方式。
陈彬
港澳宝典正版资料库6总工程师
《减隔震政策解读》
贯彻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的《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及《四川省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提出《条例》的重要性,并详细解读该《条例》的实施意见。
张世明
四川省振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建筑减隔震应用现状与展望》
分析减隔震行业现状,分享减隔震典型案例,并对减隔震提出展望:奋力创新、科学应用和推广减隔震防灾技术,是大家努力的方向。
伍原
四川省振控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建筑减隔震技术应用案例分析》
以实际项目为例,对减震装置布置、结构模型进行分析对比,从而设置适合的消能减震构件,提升原结构抗震能力。
交流探讨
会议交流环节,大家围绕结构减隔震设计,结合自身设计项目展开热烈的讨论,推进减隔震防灾技术。
集团副总经理徐军对本次交流会进行了总结,提出减隔震的重要性,减隔震设计对提升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水平和抵御地震灾害能力具有重大意义,设计师应当增强风险意识,提高抗震设计和审查质量。